周松芳與譚庭浩對談,共論《湯顯祖的清遠行》。清遠日報記者岳超群攝
清遠日報訊 記者岳超群 萬歷十九年(1591年),湯顯祖上奏《論輔臣科臣疏》,激烈抨擊朝政,觸怒權貴,被貶廣東徐聞添注典史。赴任途中,途經(jīng)清遠,留下詩作18首,清遠民歌、峽山、英德等山水人文入詩,如,在峽山上游的白泡潭,作《峽山上七里泡潭,為易名紺花》。2月18日下午,新華講堂舉辦了“湯顯祖的清遠行”古典文化分享會,中山大學文學博士、古文獻所兼職研究員周松芳,南方日報出版社副社長、編審譚庭浩對談,共論“清遠道人”湯顯祖的清遠故事。
“遇到一處水潭,也要為其更名,可見當?shù)厣剿屗钣懈杏|?!敝芩煞冀ㄗh,清遠挖掘湯顯祖文化,可以找出湯顯祖詩作中提到的地名所在地,與其詩文映襯。
本次活動由清遠市委宣傳部指導,清遠市新華書店主辦,活動還專門邀請工昆曲閨門旦,上海代代傳承文化有限公司昆曲、古典音樂推廣人張洪冽女士演唱《牡丹亭》唱段“尋夢”,并講述昆曲背后的故事。省市文化界人士,文藝愛好者等近百人參加活動,并進行現(xiàn)場互動。
清遠市委宣傳部副部長、市文明辦主任戚華海為活動致辭,他表示,在網(wǎng)絡時代,大家都習慣了當“低頭族”,不妨讓生活節(jié)奏慢下來,生命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,譬如,我們可以在一個午后,對一杯清茶,重溫游園驚夢,重溫湯顯祖帶給我們的愛與感動。他邀請大家常聚新華講堂,重溫曾經(jīng)的夢想。
據(jù)悉,新華書店今年在一米陽光文化體驗館內(nèi)開辟“新華講堂”欄目,擬定期邀各領域的專業(yè)人士,和讀者分享自己的見解?!稖@祖的清遠行》是新華講堂的第一講。
■背景資料
清遠情歌得湯顯祖喜愛曾進行仿作
湯顯祖自號“清遠道人”,雖無明確證據(jù)表明其與清遠相關,卻也是他與清遠冥冥中的緣分。周松芳介紹,湯顯祖行經(jīng)清遠,留下詩作18首,其中多可見其對清遠山水人文的深情厚誼。
行經(jīng)英德境內(nèi),湯顯祖寫有詩作《英德水》,“濛浬炊煙濕,磯頭彈子圓。回帆雙白鳥,欹枕一晴川”,讀來美景仍入目可見。
行往翻風燕灘,有詩《翻風燕灘》:“掠水春自驚,繞塘秋不見。漠漠浪花飄,一似翻風燕。”其中,“繞塘秋不見”句,自古逢秋多寂寥,“秋不見”,也可以讀出此地帶給了他不一樣的心情,有明媚開朗之感。
進入峽江地帶,寫了《大廟峽》詩:“飄渺香爐峽,雪祠山翠中。蠻歌聽不見,叢竹暮江風?!?br/>
清遠情歌———踏歌深得湯顯祖喜愛,早在《夜泊金匙》中即寫道“叢祠海客饒歌舞”,《清遠送客過零陵》則有“清遠江前唱《竹枝》”,《嶺外送客平樂下第》也寫到踏歌:“南行三十六灘瀧,依舊龍門得化龍。別有清湘起愁色,踏歌人望九疑峰?!?br/>
湯顯祖甚至還仿作了兩首《嶺南踏踏詞》:“女郎祠下踏歌時,女伴晨妝教莫遲。鶴子草粘為面靨,石榴花揉作胭脂。”“笑倩梳妝阿姊家,暮云籠月海生霞。珠釵正押相思子,匣粉裁拈指甲花?!?br/>
而峽山上游的白泡潭《峽山上七里泡潭,為易名紺花》,“樹光吹峽雨,苔色動江霞。泡影非全白,沾衣作紺花?!睂iT為一處水潭更名,也足見其喜愛。
周松芳表示,《牡丹亭》男主人公柳夢梅有著鮮明的嶺南地域特色,嶺南民歌“辭必極其艷,情必極其至,使人喜悅悲酸而不能自已”的特色,對《牡丹亭》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,生者可以死,死可以生,生而不可與死,死而不可復生者,皆非情之至也”的愛情追求,應該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。
他談到,《牡丹亭》中對山水場景的描寫、行文風格等與其在清遠的詩歌創(chuàng)作是一脈相通的,要尋找具體的對應,沒有辦法,也沒有必要,清遠挖掘湯顯祖文化,可以從地名上溯源,尋找出與湯顯祖詩文中相對應的地方,挖掘背后的故事。
(本文來源于清遠日報2017年2月20日A05版:清遠可挖掘與湯顯祖詩文中相對應的地名文化)